發表于:2020-07-21 00:00:00 來源:雙寧口腔 編輯:雙寧醫生 點擊:2814次
當今社會是一個容貌水平比例很高的社會,越來越多的牙齒畸形患者希望通過正畸來改善整體外觀。由于缺乏對正畸學的了解,許多患者對正畸學仍有一些誤解。
誤區一:認為只有小孩才能接受矯正治療
正畸沒有年齡限制。當然,青少年新陳代謝快,適應能力強,矯正牙齒所花的時間相對較少。但這絕不意味著矯正僅限于未成年人。只要牙齒本身的牙周狀況允許,成人可以接受正畸治療。
誤區二:矯正牙老后容易松動脫落
這是典型的偽科學;煜麑W和牙周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現代的正畸學只有百年的歷史,但幾百年前還沒有正畸學,那時老人掉的牙比較多,所以牙齒脫落與正畸沒有關系。不可否認,在正畸過程中,由于應力和牙槽骨重建,松動程度會增加。不過,正畸治療結束后,牙齒會自動恢復,牙齒不再受力,因此今后不存在松動和脫落的問題。
誤區三:科學研究發現, 拔牙會影響人的記憶力
既然是科學研究,就需要注意證據,一兩份個別的研究報告根本無法解釋問題。拔牙矯治是一種非常普遍和成熟的治療方法,拔牙不會對患者的功能和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影響。應該說,拔牙治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東方人的面部特征不是筆直的鼻子和突出的嘴唇。為了獲得更好的面部形狀,許多患者(60%)需要拔牙矯正。
誤區四:矯正牙齒時間太長,成本太高,而且瓷冠修復療程短,所以可以一勞永逸。
與機器不同,牙齒運動本身是一個生理過程,治療速度受正常生理學的限制。成人矯正通常需要一年半到兩年。雖然PFM治療時間較短,但義齒畢竟是一種義齒,其后期維護和長期預后(一般建議每5~10年更換一次PFM冠)不容忽視。這并不像一些醫生所說的那樣是終生的康復。
誤區五:牙套很丑,影響工作和生活。
現代正畸技術高度發達,可以完全隱形的托槽種類越來越多。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隱形矯正的指征也越來越廣泛。過去,一些被認為是禁忌癥的疑難病例也能得到很好的隱形矯正,對工作和生活影響不大。
誤區六:換牙后矯正
正畸的最佳年齡是在12歲左右,“包日”,但對于下巴周圍牙齒小、面部不對稱、嚴重的齙牙和牙齒嚴重擁擠、面部肌肉功能障礙如睡眠時的口腔呼吸、各種口腔不良習慣如咬下唇、偏側咀嚼等,因為會影響面部骨骼的正常發育和口腔功能,所以矯正越早越好。
誤區七:老人無法矯正
很多人認為,正畸只針對兒童和年輕人,老年人不應接受正畸治療。事實上,事實并非如此。成年后,骨骼的外部形狀已經穩定,但骨內部的再生能力仍然存在(例如骨折后愈合)。一般來說,成人的牙齒可以矯正,沒有嚴重的牙周炎癥。60歲成人與12歲兒童正畸力對牙齒健康移動的影響無顯著性差異。應該注意的是,年齡越大,糾正起來就越困難。
誤區八:哪里一視同仁
正畸治療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僅需要術前檢查和診斷,還需要合理的矯正方案。同時,口腔治療是一種特殊的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消毒控制非常重要,如果消毒不到位,將有利于艾滋病、甲肝、乙肝、丙肝等傳染病的傳播,給美容帶來更大的危害。因此,建議廣大愛美人士在正畸治療過程中,盡量從正規醫療機構選擇合格的正畸醫師完成正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