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20-12-31 00:00:00 來源:雙寧口腔 編輯:雙寧醫生 點擊:3527次
全口義齒調牙合的目的是什么?
全口義齒調牙合的目的是實現義齒的平衡排列,包括正中雙側平衡、側向平衡和前伸平衡,有利于義齒的固位、穩定性和咀嚼效率。
全口義齒調和應循序漸進。齒尖交錯的混合是最重要的。非功能牙的前、后牙尖應無接觸。然后是牙齒的側向和前伸運動。
對于全口義齒,如何調整口內咬合關系?如何達到平衡咬合?
(1) 磨牙交錯早期接觸點的選擇 戴上義齒后,檢查咬合情況,將咬合紙放在牙弓兩側,輕輕拍打牙齒。理想的牙齒橫向位置應達到雙側后牙的功能牙尖(上、下頜骨頰尖),并與上頜牙中央窩和邊緣嵴接觸,不與前牙接觸。如雙側咬合接觸不均勻,可按加深溝槽的方法去除早期接觸部位,即除上頜牙頰尖內側磨牙外,將下頜后舌尖向內,斜面與頰尖內側斜坡內,直至雙平衡連堂牙齒閉合,保持與尖牙的接觸無門牙或輕度接觸不磨牙尖牙(為了保持垂直距離,容易達到牙側平衡)。用咬合紙反復檢查,不要同時調整和研磨上下顎。
(2) 選擇早期接觸點的磨削側運動 在牙尖交錯位置獲得均勻的咬合接觸后,保留咬合接觸點的咬合標記,并用另一種顏色的咬合紙進行后牙側向運動時的咬合檢查。確保你的門牙,尤其是你的尖牙,不要接觸。如果后牙在早期接觸時發生側向運動,那么義齒就不穩定,可能會隨著運動而發生擺動或脫落,需要調整早期接觸點。 在工作面研磨上頜頰尖和下頜舌尖的內斜面(公牛法則)。應注意的是,為了保持垂直距離,不得調整輪齒交錯處的接觸點進行研磨。為了保持形態,前牙的早期接觸,特別是尖牙,只在上頜牙的舌側進行調整和研磨。 在平衡側,研磨下頜頰尖的近端MIDI斜面(MIBL規則)或上腭的遠端MIDI斜坡(DILU規則)。
(3) 磨削前選擇拉伸運動的早期接觸點 下頜向前伸展,直到前牙的切牙邊緣相對,主要的研磨是改變前牙的舌側;如果下頜牙齒的形狀需要調整,也可以調整前牙的切牙邊緣。后牙的磨制主要是改變上頜牙的遠側坡或下頜牙的近側坡。磨削后,每個人工牙的前研磨面應等接觸,可用于滑動運動。
研磨過程中的其他注意事項如下:
1、磨牙時只需調整磨牙上咬合紙跡的早期接觸點;
2、每次打磨,要擦掉舊的咬合紙痕跡,重新檢查;
3、當只磨削小面積咬合紙痕時,用小圓鉆調整;
4、調整研磨是不可逆的,所以應少量、多次調整研磨;
5、研磨調整后會出現磨損表面。改進后的磨損面與齒面結合面夾角大于20度;
6、磨削過程中注意固定的垂直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