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21-02-28 00:00:00 來源:雙寧口腔 編輯:雙寧醫生 點擊:4188次
微創的概念最早由佩恩在20世紀末提出,目前已被廣泛接受并逐漸發展成為微創醫學。
口腔外科拔牙是一項古老的外科手術,歷經幾千年的發展緩慢。傳統的拔牙方法有錘擊、劈裂、敲擊等。
近年來,隨著口腔外科微創理念的不斷發展,牙根拔除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創新,“微創拔牙技術越來越被廣大口腔醫生和患者所接受,并在口腔領域迅速發展,正逐漸取代傳統的拔牙技術,已成為口腔外科拔牙技術的主流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于“微創拔牙”及相關器械的優點,國內外已有很多報道。本文就微創拔牙的定義、關鍵環節及操作技術進行綜述。
1、微創“拔牙”的概念
“傳統的拔牙”方法使用牙鉗、骨鑿和骨錘來制造洞、移除骨頭和分離牙齒!薄拔摪窝馈笔前窝佬g的一項重要技術創新,體現了人文關懷和“以病人為中心”的現代醫學理念。微創拔牙術在國內外的教科書中還沒有得到準確的描述,因此“微創拔牙術”這個名稱從學術角度來說還是有疑問的。
“微創拔牙”的概念是指在拔牙手術過程中,采用“微創”方法拔牙的器械,采用微創手術技術,將拔牙過程中對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響及外傷程度降至最低的全部拔牙手術對硬組織和軟組織的損傷,避免了對骨量的影響,縮短了手術時間,減輕了患者對傳統叩診造成的恐懼,早在1958年,基爾帕特里克就第一次在拔牙阻力的基礎上,減少了傳統叩診的沖擊,減輕了患者的恐懼。
后來有學者嘗試使用種植機、超聲骨刀等設備拔牙,但由于切割效率低、成本高,限制了其應用。
上世紀90年代,手術電源系統在國外首次應用于拔牙,解決了拔牙時骨節損傷嚴重、拔牙時皮下氣腫、拔牙渦輪、種植體效率低等問題,2008年引入我國,并逐步推廣應用。
結果表明,拔牙手術時間明顯縮短,術中、術后并發癥(牙槽干綜合征、張口受限、顳下頜關節痛等)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