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21-06-01 00:00:00 來源:雙寧口腔 編輯:雙寧醫生 點擊:3412次
從乳牙開始,遠離齲齒 從乳牙開始 周先生發現他三歲女兒的牙齒是黑色的。他以為是食物粘在了她的牙齒上。但漱口后,他發現那不是食物,而是蛀牙。這讓從未給女兒刷過牙的周先生很擔心。
齲齒俗稱齲齒,是兒童中最常見、發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然而,許多家長長期以來都受到“孩子不需要刷牙”、“孩子的乳牙遲早會脫落,不需要治療”的誤解影響,導致孩子錯失了早期治療齲齒的機會。所以牙齒的保護要從小做起,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乳牙比恒牙更脆弱 齲齒的形成是由于口腔內的細菌和微生物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產生酸性物質,使牙齒表面的硬組織脫礦分解,形成齲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主任尚家健表示,乳牙比恒牙更容易患齲,這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首先乳牙的礦化程度低于恒牙,耐酸能力差;其次,乳牙的解剖結構和組織形態使其更容易發生食物滯留,為細菌滋生創造了溫床;此外,兒童的飲食多為粘性、軟性、含糖量高的精細食品,這些食品具有較強的致齲力且易附著于牙齒表面,不易清除;關鍵是刷牙屬于精細的手部動作,幼兒通常無法獨立有效地清潔口腔。 口腔護理越早越好 建議家長使用紗布手帕或指尖牙刷,浸泡在水中清潔寶寶的牙齒,并按摩牙齦,從寶寶6-8個月大的第一顆乳牙開始。
越早接受口腔清潔,越能幫助您的孩子熟悉和適應口腔清潔的過程,為以后養成每天刷牙的好習慣打下基礎。 3歲后,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可以使用牙刷。在選擇牙具時,要選擇毛細柔軟的牙刷和含氟牙膏,但要注意避免兒童吞下含氟牙膏。有效刷牙的原則是讓牙齒的每一個“角落”都被刷干凈,氟化物牙膏中的氟化物離子能與牙齒表面的硬組織發生反應,從而增強牙齒的耐酸能力。
兒童到5歲時,隨著頜骨的發育,乳牙之間開始出現空隙,容易嵌塞食物。這時候,家長應該用牙線清潔孩子,避免齲齒的發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如果用奶瓶睡覺,晚上經常喂奶,不及時清潔口腔,就會使乳汁長期粘附在牙齒表面,局部滋生大量細菌,增加患齲齒的風險!碧嵝鸭议L,3個月以內的嬰兒不應超過2次夜間哺乳,3-6個月不應超過1次,6個月以上的嬰兒不應在夜間哺乳。此外,母乳或奶瓶喂養時間的延長,過量使用奶瓶飲用含糖飲料,也會造成兒童廣泛齲齒。 他說喜歡甜食是孩子們的天性。
在所有的糖類中,蔗糖的齲齒率最高。家長應嚴格控制孩子日常飲食中的糖攝入量,控制零食的頻率。經常吃零食會使口腔內保持酸性環境,使口腔更容易患齲齒。另外,在零食方面,盡量選擇新鮮水果、乳制品、堅果等天然健康食品。 建議新生兒在出生后6-12個月到?漆t院進行首次口腔檢查,聽取醫生的專業指導。之后家長應定期帶孩子去醫院(4-6個月)檢查口腔情況,并盡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