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21-09-27 00:00:00 來源:雙寧口腔 編輯:雙寧醫生 點擊:3085次
牙醫把拔牙后的洞稱為拔牙創。愈合肯定是會愈合的,那到底怎樣愈合?
我們先來看看正常情況下拔牙后牙周組織的生理變化:拔牙后15分鐘內,在拔牙窩內形成由紅細胞和白細胞組成的初始血凝塊;24小時后,成纖維細胞開始生長成血塊;拔牙后4-5天,血凝塊開始機化,逐漸轉化為肉芽組織,形成上皮索和新血管;3-5周時,拔牙窩根尖底部形成編織骨,軟組織完全覆蓋傷口表面并開始角化。2個月后,上皮角化完成,觀察到小梁重構和新骨形成。3-6個月后,重建過程基本完成,骨結構正常。
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拔牙后的恢復過程,就以拔智齒來說,智齒萌出的時間一般在18歲左右,這一時間是智齒牙根尚未完全發育或剛剛發育完成,智齒剛出現時,牙周膜對智齒的“抓”不太強,加上周圍骨質疏松,拔牙時帶骨阻力較小。醫生很容易就把它拔了出來,病人很快就康復了。
但大多數拔掉智齒的人早已錯過了這個黃金時代。此時,不僅拔牙會更加困難,畢竟年輕人骨骼強壯,更容易脫位,老年患者年輕的牙齒沒有韌性和彈性,操作起來非常困難。這不僅困難,而且復蘇相對緩慢。人體骨骼系統發育后,牙槽骨依賴于周圍的牙齦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