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24-04-26 00:00:00 來源:雙寧口腔 編輯:雙寧醫生 點擊:2477次
關于清潔牙齒有哪些誤解?
1. 洗牙會磨掉牙齒的牙釉質 洗牙主要包括使用超聲波振動和水霧沖洗去除附著在牙齦上的牙結石。使用的清潔尖是圓鈍的,去除的牙結石以塊狀或碎片的形式出現。牙結石的脫離是由超聲波清潔振動引起的,不會對牙釉質造成損傷。但選擇一個非正式的小地方進行牙齒清潔,清潔頭在牙齒表面的某個位置不停地振動,會造成牙釉質的損傷,引起牙齒敏感。洗牙要選擇正規的牙科診所,注意動作輕柔準確,這樣可以減少對牙組織的損傷,緩解不適。
2. 洗牙會使牙齒更敏感 牙齒清潔后,附著的牙垢可被清除,被牙垢包裹的牙組織可恢復正常,引起局部敏感癥狀。這是一種正常現象,通常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才能恢復。但對于牙齦退縮的人來說,一些牙根表面會暴露在外,導致局部區域不同程度的敏感。這種類型的人可以選擇局部脫敏劑或脫敏牙膏來緩解癥狀。
3. 洗牙會使牙縫變大 患有多重牙石的人在洗完牙后會感到牙縫變大。因為結石堵塞了正常的牙縫,導致牙縫之間的牙齦萎縮。牙齒清潔后,牙石被清除并恢復到原來的牙縫中,所以感覺牙縫突然變大了。刷牙不會擴大牙齒之間的間隙。清除牙石對牙周組織的健康有益,并有助于萎縮的牙齦恢復正常形狀。
4. 牙齒洗得越多,顏色就越深 剛洗完牙后,牙齒表面粗糙,容易有色素附著。特別是吸煙、喝中藥或茶、喝咖啡等,會使牙齒在短時間內變色,導致牙齒變黑。每次洗完牙后,都需要進行打磨,使牙齒更加光滑,避免色素附著。建議使用噴砂拋光,可以去除牙齒表面的小色素,拋光牙齒表面,對牙齒組織的損傷最小。洗牙后兩周內注意口腔衛生,避免食用易變色的食物。